新三板二級市場牛市戛然而止后,定增市場卻仍在狂飆猛進。
由于在發行對象人數、發行次數、發行價格和鎖定期等方面限制極為有限,相較A股市場更為市場化,新三板定增規模正呈井噴式發展。
根據全國股轉系統統計月報,今年前4個月新三板市場完成股票發行達159.48億元,超過2014年全年132.09億元。而這一數字仍在翻新,5月份完成股票發行募集金額達89.35億元,月末擬發行股票募集金額達188.15億元。
近期硅谷天堂定增預案顯示,融資規模將達67.5億元,同時方案還聲明,其定增的規模最高將可達到百億級別;正在停牌中的九鼎投資,預計融資最大規模為125億;前期的中科招商也已完成90億融資。
考慮到年內最大的主板IPO中核電力的融資規模163億,新三板的單個企業融資規模已然達到了主板級別。
然而,在新三板融資紀錄不斷刷新的背后,卻是危機重重。初次登陸資本市場的中小企業,正在迎接股價暴跌的同時,惡補資本市場第一課:挑選投資者。
二級市場寒流蔓延
新三板二級市場5月成交數量環比下降30.94%,成交金額環比下降39.4%,成交筆數下降52.06%。
代表新三板流動性最強、市值最大股票市場表現的三板做市指數,亦從4月7日的2673.17點跌落至6月25日1735.23點,兩個半月跌幅超過33%。
“我現在已經不敢動了。”2014年即布局新三板二級市場的個人投資者鄭南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,“一旦大盤股的散戶被擠出,我認為1600點都不一定守得住。”
“當前出逃的都是前期二級市場高位買入的散戶,從4月份到現在,他們的凈值差不多個個被腰斬。”北京某私募投資經理亦飛表示,“雖然絕對量不大,但卻使很多股票價格暴跌,長線投資者浮虧加劇,特別是定增參與進來的機構,安全邊際已經非常有限了。”
事實上,一直被認為穩賺不賠的新三板定增項目,已經出現批量“破發”,而僅僅在兩個月前,還有大量機構“只問股份多少,不問價格高低”地掃貨,做市股及擬做市股出現“一股難求”乃至被“秒殺”的局面,讓企業大快朵頤,盡享資本盛宴。
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,截至6月25日收盤,今年以來新三板做市企業正在實施或已經實施的508次定增中,已經發生30次破發(增發價-不復權收盤價),而增發價相比收盤價折價僅不到10%的定增計劃,則有36次之多,占全部定增計劃的7%。比例較5月初的零星數據有大幅增長。
破發只是開始
“毫無疑問,現在擠出的都是散戶投機者,他們的資金在最近兩個月中不僅沒有享受到A股的漲幅,反而在三板熊市的下跌中損失慘重?,F在是他們在瘋狂出逃。”浙江某新三板公司董秘向記者表示,“4月以來,我們公司的投資者數量減少了約20%,大部分都是散戶。”
記者了解到,部分新三板企業登陸資本市場后,出于各種動機而沒有考慮到市場影響,高價定增、無序定增,加之新三板定增不設強制鎖定期,是很多新三板企業二級市場股價暴跌的誘因。
“我參與的某藥品流通企業增發,第一次3元多定增,被券商內部人全部瓜分額度;第二次公司又定向給關系戶定增,仍是3元多,但排除了所有二級市場買入的股東。”鄭南表示,“而我從二級市場買入的成本要超過8元,結果定增股票很快上市,立刻開始拋售,當天價格就從8元跌至5元,現在還在3-4元徘徊。更過分的是,之后給做市商的庫存股竟然是1.8元,企業完全不考慮二級市場股價問題。”
“3月份二級市場火爆。某些三板企業定增坐地起價,第一次定增和第二次定增的價格最多能相差5倍,詢價范圍可以是30元到60元,完全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,想錢想瘋了。”滬上某私募投資經理坦言,“對于這種企業,質地再好我也堅決不買。”
“關系戶本來就不會在意公司的股價,只想賺取暴利,落袋為安是最自然的選擇。”亦飛表示。
“其實剛開始做定增時完全沒有經驗,很多領導、朋友介紹過來的投資者也算入股了,但他們其實對企業一點都不了解,稍微有個風吹草動就大舉拋售,最近股價暴跌就是因為這部分人在賣,我們一點辦法都沒有。”北京某新三板企業董事長向記者坦言。
定增應該如何做?
“公司前后兩次的定增時間不要太近,如果太近的話,定增價格一定不要差異太大,一般控制在20%左右”,廣東中科招商副總裁朱為繹表示,“如果在較短時間實施的定增價格差異太大的話,在前一次定增又沒有鎖定期的情況下,這些投資者(特別是個人投資者)很容易砸盤,因為獲利太大,這樣對后一次參與定增的機構不公平。”
“針對企業新一輪的定增定價一定要平衡新老股東的利益,我的理解就是保證每個階段進來的股東都有錢賺、有盼頭,所以我認為新一輪的定增價格應該要高于前一輪的定增價格,大概在5%以上漲幅,同時可以考慮讓老股東有優先認購權。伯朗特從2014年到2015年發行了一系列股票發行方案,新股價格一定高于前一輪定增價格,不過前提是企業不斷發展和不斷有利好消息。”新三板市場做市商最多的企業伯朗特董秘劉淑娟表示。
據悉,伯朗特為了實現“工者有其股”,在2014年以每股1元的價格發行股票進行的是5+3鎖定,不僅穩定了員工隊伍,還穩定了股價。而對于投資者資格認定,部分新三板企業已經摸索出了一套規則。
“對于新參與進來的基金公司,必須要有備案我們才允許入場;如果是外來投資者的話,就要有500萬的投資門檻;對于內部定增,我們有一套嚴格的流程進行董監高與核心員工的資格確認。”達美盛董事蘭斌表示,“對參與定增的這些機構和個人來說,資格確認是非常重要的。”